2、《欧风美雨中的国学保存会》,《档案与史学》1999年第5期。。
3、《〈国粹学报〉与“古学复兴”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00年第5期;人大书报复印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00年第12期。 4、《国中的“异乡”: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认知中的全国与四川》,《历史研究》2002年第3期。
5、《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:1936年〈川行琐记〉风波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04年第1期;《中国社会科学 文摘》2004年第2期“论点摘要”;人大书报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史》2004年第5期。
6、《民国高等教育中的国家: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(1925?1939)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04年第3期。 7、《“国家”的地方意义:20世纪20年代成都两所大学对“国立”名分与实利的竞争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4年第5期。
8、The “State” in Republican-era Higher Education: A Case Study of the “Nationalization” Process of Sichuan University (1925-1939),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, Vol. XXV, No. 4, winter, 2004。
9、《走向多元动态的思想史》,《历史研究》2005年第6期。
10、《多元政治格局互动中的“学术自由”:民国时期四川大学史的启示》,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:《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》,北京:线装书局,2005年12月。 11、Conflict and mutual support between lo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disturbance on Chuanxing suoji in 1936,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,Vol.1, No.3, (September, 2006),pp. 449-475。
12、《走向多元动态的思想史——王泛森<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>读后》 ,《历史研究》 2005年第6期。
13、《学术“中心”与“边缘”互动中的典范融合: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2006年第4期;(缩写本)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、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:《一九一零年代的中国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7年,第398—410页。 14、《“反求诸己”:晚清进化观与中国传统思想取向(1895—1905)》,王泛森主编:《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时期》,台北:联经出版公司,2007年,第315—351页;王铭铭主编:《中国人类学评论》第6辑,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08年,第1—29页。 15、《一个女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(1931—1934)》,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第15期(2007年12月),第211—254页;(修改本)《校园里的“闺阁”:一位成都女校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(1931-1934)》,姜进、李德英主编:《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》,北京:新星出版社,2008年。 16、《“乡神”的建构与重构:方志所见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》,《历史研究》2008年第2期,第98—118页。
17、《以“明道”之眼观“求真”之学:“宋学”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8年第5期。
18、《从文字变起:中西学战中的清季切音字运动》,《中山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1期。 19、《以“明道”之眼观“求真”之学:“宋学”与任鸿隽对科学的认知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8年第5期;人大书报复印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08年第12期。
20、《“故事”与“古史”:贯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“疑古”和“释古”的一条道路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09年第2期;人大书报复印资料《中国现代史》2009年第7期。
21、《经史传统和中国“宇宙观”——关于思想史与人类学》,王铭铭主编:《中国人类学评论》第12辑,北京:世界图书公司,2009年,第152—159页。 22、《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:清季民初社会变革中的“言语文化”》,《学术月刊》2009年第12期,第121—133页;人大书报复印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0年第4期。
23、《一国两文:清季切音字运动中“国民”与“国粹”的紧张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0年第8期第134—147页;第9期。
24、《“声入心通”:清末切音字运动和“国语统一”思潮的纠结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0年第5期,第82—106页;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1年第2期。
25、《近代四川地方认同与学术自觉:清末民国的“蜀学”论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6期;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11年第2期;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近代史》2011年第6期。 26、《清末官绅推行切音字的努力与成效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,2011年第4期。
27、《“价值”优先下的“事实”重建:清季民初新史家寻找中国历史“进化”的努力》 ,《近代史研究》 2012年第3期。
28、 《多文明共生的中国与“多史叙述”之可能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2年第6期。
29、《“未来视野”与中国知识分子的“现代”焦虑》,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1期。 30、《“文字起于声音”:近代中国字拼音化思想对一个传统训诂理论的继承式颠覆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 2013年第4期。
31、《解放汉语:白话文引发的语文论争与汉字拼音化运动论证策略的调整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4期。 32、《“返为自主国”:汉语进步论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认同、政治理想 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13年第6期。
33、《多文明共生的中国与“多史叙述”之可能 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3年第6期。
34、《由文入史:从缪钺先生的学术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研究的“支援”作用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4年第6期。
35、《官话、国语、普通话:中国近代标准语的“正名”与政治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4年第2期。
36、《“代表全国”:20世纪上半叶的国语标准论争 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14年第6期。
37、《20世纪上半叶的国语标准论争 》,《文化纵横》2015年第3期。
38、《“汉语是一种语言”:中国现代国语运动与汉语“方言”的成立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5年第11期 [1]。
39、Guanhua, Guoyu, and Putonghua: Politics and “proper names” for standard language in modern China,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, 49:3.
40、《“打折”的统一:中国国语运动中的“不统一主义”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17年第2期。
41、《血脉与学脉:从颜元的人伦困境看他的学术思想——一个心理史学的尝试》,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》2018年第5期。
42、《近代道教之污名及其净化》,《学术月刊》2018年第4期。 [2]
43、《中国世界观最早的幻灯片——汉字别解》,《读书》2018年第1期。 [11]
44、《"讲故事"与传统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惧》,《读书》2019年第2期。 [22]
45、《从幽冥故事看士大夫的社交模式与知识探讨——以乾嘉时期的两部志怪为中心》,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9年第5期。 [12]
46、《从内部看历史和回到列文森》,《读书》2020年第2期。 [13]
47、《括号内的声音:一种网络汉语修辞的政治潜能》,《读书》2021年第1期。 [14]
48、《气质为何不恶:颜元的身体经验与思想建构》,《清史研究》2021年第1期。 [15]
49、《在乡里“作圣”——17世纪北方学者颜元的例子》,《清华社会科学》2021年第2卷第2辑。 [16]
50、《作为近代中国“基础设施”的报刊》,《史林》2021年第5期。 [17]
51、《历史、神话与神话性——新文化运动的“新文化史”研究》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2022年第2期。 [18]
52、《从“桃花源”到“乌托邦”:〈大同书〉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》,《近代史研究》2022年第2期。 [19]
53、《他用自己的头脑思考:朱维铮先生与中国近代史研究》,《中国文哲研究通讯》(台北)第32卷第2期。 [10]
54、“Becoming a Sage” in the locale: The case of 17th-century northern scholar Yan Yuan,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, Volume 55, Issue 3 (2022). [20]
55、《“中国的文艺复兴”与〈清代学术概论〉》,《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1期。 [21]
3、2009年,专著《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: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(1925—1939)》,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。 2、中国近代国语运动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项目号08BZS033,负责人(独立)
作者名称 王东杰
作品时间2005-01-01
《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》是2005年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王东杰。
国中的“异乡”作者名称 王东杰
作品时间2016-9-1
《国中的“异乡”》,副标题: 近代四川的文化、社会与地方认同,作者王东杰,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9月出版。
声入心通作者名称 王东杰
作品时间2019-4
《声入心通》是一部由王东杰所著的书籍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。